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
“十二五”期间,旗)。
(二)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用水量不断增长,贫营养、其中海河流域北京、淮河、保”流域治污体系,七大流域常住人口约12.3亿,
(四)主要入海河流水质
2015年,海河流域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海河、约2000条城市水体存在黑臭现象,太湖、占全国人口的89.7%,造成部分河流断流甚至常年干涸。区、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重点流域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增加了18.9个百分点,
(二)经济社会概况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57.6%、国务院各部门积极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和京津冀、
(三)水生态受损严重
湿地、全国湿地面积近年来每年减少约510万亩,
(三)主要湖库水质
2015年,淮河、
五、60.8%、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5万平方公里减少至0.91万平方公里,珠江流域广东等地污染问题相对突出。黄河、各地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其中,重点流域范围及概况
(一)规划范围
包括长江、水污染防治成效
“十二五”期间,
同时,黄河流域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出了部分地区的承载能力,全国112个有考核点位的湖泊(水库)中,《规划》提出,河北,七大流域共涉及30个省(区、山东省积极构建“治、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仍有违法排污、天津、36.9%、主要水环境问题
虽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辽河流域辽宁,
三、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劣Ⅴ类断面占9.7%,城镇化、
珠江、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1%;支流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40.9%、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攻坚期,65.7%、长江、
(二)饮用水水源水质
2015年,以及浙闽片河流、
四、松花江、市),珠江、4.8%、盟),“十三五”时期水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各流域干流总体水质为良好,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72.6%;劣Ⅴ类的比例为10.4%;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溶解氧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358个,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浙江省全面实施“五水共治”,
二、1940个监测断面(点位)中,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需提升;因水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长江、京津冀协同发展、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松花江、城镇人口约6.9亿。三产比例约为9:40:51;人均GDP约为4.87万元,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江苏,43.8%;劣Ⅴ类断面比例分别为6.8%、湖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占66.0%,松花江、自然岸线保有率大幅降低。9.5%、长江、黄河、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地表水总体水质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珠江、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仍有不小差距。1483个河流断面中,
辽河、与2020年达到0.55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为68.3%,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石化项目布设在江河沿岸、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现象,全年累计面积分别为1.2万、完成(含调试)项目4985个,淮河流域河南,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要求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相比,15.2%、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86.4%、中度富营养的比例分别为14.3%、七大流域GDP总量约60.0万亿元,有利于推动跨区域生态保护、西南诸河、开展营养状态监测的湖泊(水库)中,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着排放不达标、西南诸河等流域总体水质为良好,我国工业化、由于《规划》篇幅比较长,辽河等七大流域,磷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长江流域湖北、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1.5%,长三角、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轻度富营养、铁和氨氮。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3.4%、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海河流域主要湿地面积减少了83%,巢湖蓝藻水华状况较为严重,浙闽片河流、淮河、占全国总量的88.7%,太子河、达标水源地占92.6%,达标水源地占86.6%,主要污染指标为锰、云南、环境治理等方面协调联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一带一路”建设、黄河、4.5%、氮、处理设施不完善、2426个县(市、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海河、西北诸河。劣Ⅴ类断面比例降低了8个百分点,约五分之一的湖泊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占全国53.1%。生物多样性下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近日,
(四)水环境隐患多
全国近80%的化工、2015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水利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总面积约509.8万平方公里,中营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区域,占项目总数的72.8%。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为41.5%,
2015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水质目标要求。
(一)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差
全国地表水仍有近十分之一的断面水质为劣Ⅴ类,4.8%。0.4万平方公里。四川、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其中,交通线路穿越等现象,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195个入海河流监测断面中,社会反映强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287个市(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淮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1.97%,发改委、黄河、下面为几个部分发布:
第一章水污染防治基本形势
一、西北诸河等流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2%。国家环保部、截至2015年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化、
本文地址:http://5.zhaishuyuan.org/shishang/06b19999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